对于化工类职业院校来说,和其他的职业院校一样,提高学生的技能,促进学生就业对于提升这些学生的家庭收入以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所以,化工类职业院校,应当加大职业院校化工实训设备投入,全面提高学生的技能,动手能力,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很多化工职业院校的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地区或者是小城镇地区。据有关数据了解,2012年,在全国职业院校中,农村户籍的学生占到了在职业院校在校生总数的82%,很多学生来自中西部地区,这部分的生源占在校生总数的近70%。另根据200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很多职业院校的父亲母亲从事农民,工人和个体工商业者人数比例约占调查总人数的4/5和3/4,在2008年的时候,有45.7%的学生家庭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所以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偏低。就业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对于改变这些家庭的意义比较重大。所以对与化工类职业院校来说,提高就业率以及让自己的学生掌握技能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职业院校和理论教学的高等院校不同,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就要加大化工实训设备的投入,并积极的开展化工实训类的教学。很多化工职业院校和广大化工企业协作,为化工企业培养实用型的人才,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工人,所以,职业院校化工培训设备就是一个硬件。
另外,职业类的院校除了这些化工实训设备硬件的投入之外,还应当积极地加强文化课的教育,特别是英文水平的提高,很多化工实训设备的操作往往会有一些英文,一些化工类的工序也会有英文,所以,在利用化工实训设备进行培训的同时,应当齐头并进。
一般的职业院校的学生往往是18岁左右的青少年,有志向、有朝气,朴实勤奋,吃苦耐劳,但青春期的逆反心理较强,易受外界干扰,教育难度大。如何帮助学生学好技能、重铸信心、健康发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职业教育需要面对的责任和挑战。这个时候利用化工实训设备培养动手能力以及文化课教育,为他们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